河北仁爱医养老服务集团

让民俗文化“走进”中医养生学课堂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彼此交融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卫生民俗。“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养生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亦为其他中医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对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将中国民俗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堂,不仅增强课程知识趣味性与通俗性,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自信。

  谚语“医俗同源”“药食同源”,《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黄帝内经》“入国问俗”,均反映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中医药学的至为密切关系的认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但无外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等方面,故依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分布特点,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中国传统民俗中的中医文化内涵研究”基于中医药学视角,从岁时节令民俗、日常生活民俗、驱病避灾礼俗等方面,梳理、归纳并分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探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医药学要素的蕴意,为中国民俗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堂奠定基础。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最为丰富,这与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中人们需把握并适应自然界气候的更替变化规律有关,以致民俗文化中的许多活动都具有避邪防患的目的,如春节饮用屠苏酒、端午节挂艾草菖蒲、重阳节插佩茱萸等以预避病邪。其中蕴藏的未病先防的医学理念,以及与民俗文化结合的智慧,成为我们当前实施治未病理念的范式。

  在讲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三因制宜”之因时制宜时,岁时节令民俗文化所反映的因时制宜预防养生思想,不仅可作为课前导入内容,亦可作为课程内容举例的典型案例。

  日常生活民俗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堂

  人类物质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改变,习俗也不断演变。而能够让人们抵御各种灾难侵袭的措施,可以保障人类生命安全的环境以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最珍惜的生活习俗,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防病及养生的民俗,如“春捂秋冻”等穿衣习俗、“数九”“补冬”的饮食风俗,运动娱乐的健身民俗,以及讲究建筑风水的居住习俗等,可为中医养生学教学提供生动素材并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民间有诸多民俗运动,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民俗运动,并以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如春天放风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中医认为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与春风里踏春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筋活络”,《续博物志》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

        祛病避灾民俗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课堂

  人们总是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望,设法采用一定的预防保健方法以防病却疾,为此产生了许多祛病避灾的习俗,这些习俗多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先人们将简单实用的中医药防病治病方法沿用成俗,这些习俗取材简单,操作方便,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如药膳、刮痧、拔罐等。

  其中,药膳养生既是祛病避灾的民俗文化,也属于中医养生学的重点知识。早在周代就已经有分管食疗和药膳的“食医”,《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更是被誉为“药膳第一方”。因此,既可将药膳养生民俗文化作为课程导入知识点,也可在学完课程后布置课后作业,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药膳养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