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仁爱医养老服务集团

“拖延症”“取悦症”……专家:疾病诊断手册上没有这些病!

2024-12-17
     拖延症、取悦症……近年来类似的各种“症”频繁在网络上被公众讨论,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描述标签。
然而,心理专家查阅了权威文献和诊断标准后,却找不到这些“疾病”,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认可。专家表示,将一些行为模式或心理现象泛化为“病”,制造焦虑,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自身问题的误解和过度自我标签化。
“虽然名里带‘症’,但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还是中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都找不到‘拖延症’‘取悦症’。”12月15日,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据美国精神医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拖延症、取悦症都不属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范畴。
“以拖延症为例,拖延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表现,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宋崇升表示,拖延症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拖延症最主要的成因是“恐惧”。趋利避害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可以使自己免受伤害、更好地存活,拖延的产生也与此有关,因为拖延可以让我们暂时逃开焦虑和压力。
他强调,“不论是拖延症还是取悦症,只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模式,虽然会降低个体的执行功能或削弱自我的力量,但对个体的影响有限,也因人而异,大多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但基本达不到疾病程度,所以和精神疾病不同。”
宋崇升同时表示,拖延症虽不是心理疾病,但尚可以尝试进行训练和改善。首先,规律生活作息,去尝试“一天之计在于晨”,在精神饱满思考敏捷的早晨开始做事。其次,为所当为,活在当下。想到了就立刻开始去做。第三,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地完成后,及时给予自己激励。最后,仍然感到无法应对,可以及时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取悦症,比起“应该”做好人,先学着不用“应不应该”来看待自己和他人,比起将别人的评价和认可看得很重,不如将关注放在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思考和应对的持续肯定中。练习自我关爱或寻求专业心理服务,你会发现,你真的不是“孤军奋战”,改变从迈出第一步就已经开始了。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上一篇:很多癌症来临前不痛不痒,这几种癌前状态要重视

下一篇:最后一页